HJS 石灰石矿山开采设计方案(作者:陈立贵,贾如平,徐海清,钟洋贵 本信息发布于 2008 年 06 月 03 日,共有 1672人浏览) [字体:大 中 小] HJS 石灰石矿山位于湘西,是某集团公司拟建两条 5000t/d 水泥生产线的原料矿山。矿山一期建设规模为 225 万 t/a,最终建设规模为 450 万 t/a。矿体由 I、II 矿层组成,中间夹规模较大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层,该夹层 Mg0 含量平均为13.21%、Ca0 含量平均为 35.51%,由于此夹层的存在,将矿山分成了相对独立南采场和北采场,南采场开采 I 矿层,北采场开采 II 矿层。矿床的开采顺序和开拓运输系统的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矿山的建设效果。1 矿床地质简述1.1 矿层和夹石 I 矿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二段(T1d2)和第三段下亚段(T1d3-1)中,由中薄层状灰岩及厚层状灰岩组成:Ⅱ矿层赋存于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二段(Tlj2)中,由中厚层状灰岩组成。I、Ⅱ矿层之间的夹层为大冶组三段上亚段(T1d3-2)含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嘉陵江组一段(Tlj1)白云岩,厚 121.2~189.0m。 矿床内部构造形态简单,矿体呈层状产出,沿走向、倾向方向略有波状起伏变化,局部层段见小型褶曲或挠曲,矿层总体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走向近东西向,倾向北,倾角一般为 35°~45°之间。 区内矿层分布连续,延伸稳定,矿床规模巨大。 I 矿层厚度 200.20~269.60m,平均厚度 235.37m,走向延伸 3500m;Ⅱ矿层厚度 l94.40~280.20m,平均厚度 228.60m,走向延伸 3300m。1.2 矿层及主要夹层的化学成分(见表 l)表 1 矿层平均化学成分(%)1.3 矿石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 332+333 资源量总计 39206.19 万 t,平均剥采比 0.06:lm3/m3。其中 I 矿层 332+333 资源量 21741.01 万 t,II 矿层 332+333 资源量 17465.18 万 t。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中等,矿山为露天开采,总体上看矿山开采技术条件较简单。2 矿山设计2.1 矿山设计规模 矿山一期规模为 225 万 t/a,最终规模为 450 万 t/a。2.2 开采境界圈定2.2.1 境界圈定参数 最低开采标高:80m;终了台段高度:l5m;最终台阶坡面角:顶板及端帮 65°,底板 55°;安全平台宽度:5m;采场底部最小宽度:60m: 爆破安全界限:按距枝(城)柳(州)铁路 500m 设计。2.2.2 境界圈定结果 北采场:矿石量 13601.24 万 t; 白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