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 31 中 年级 学期 学科导学案(编号: 18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班级: 小组: 学生姓名: 完成情况:课题: 《木兰诗 》 课型: 预习课 设计人: 学习目 标1、熟读成诵,复述诗歌大意。 2、赏析木兰形象,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手法。3、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重 点:赏析木兰形象,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手法。 难 点: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本文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句式大多对仗,借助朗读带,学生自读,并提示在字音、停顿、感情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反复朗读,熟读成诵。2、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全诗大意,理清故事情节。【知识链接】1.题解《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这是当时北方民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横吹曲”。《木兰诗》则是北朝乐府民歌的代表作。2.背景介绍《木兰诗》产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 130 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自学导航】(相信自己,古文我最棒!)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朗读要求:注意字词、句读、情感,朗读要大声,节奏要明快,注意抑扬顿挫。 2、写一写你认为重要的生字词。3、利用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全诗大意,复述故事情节。以“木兰______ 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合作探究】(让你我的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1、赏析木兰形象,要求以“我从课文__ ___中读到木兰是一个__ ___的人”句式来表述。2、文章详略得当,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拓展训练】(英勇上战场,展示我在行)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可用多种形式来展示)【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机杼( ) 可汗( )胡骑( )朔气( )金柝( )鸣溅溅( ) 著( )云鬓( )裳( )2、默写诗句。1)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