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人张艳梅学科语文课时数第 6 课时课 题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 认识 12 个生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教学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教学难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 k。 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 ll、14 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词语。 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1解。 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四、积累语言。交流感受 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 构思要别出心裁 作文要真情实感 作业设计:1、抄写 文 中 词 语 2遍;2、背诵第11、14 自然段。教学反思:优点:学会了很多优美句子。 不足:对于生字词尤其是复杂词语的掌握不牢固。 改进措施:加强对词语掌握的练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