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敬业与乐业》教案VIP免费

《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1页
1/2
《敬业与乐业》教案_第2页
2/2
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梳理出作者的论证层次。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2.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教学重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教学难点: 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做学生的总希望自己学习最好,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做到最好。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最好呢?梁启超先生就给我们指明了一条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敬业与乐业》。二、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 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第 2~6 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第三部分(第 7 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四、学习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学生讨论、交流。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思考:(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业”?(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学生讨论、交流。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业”,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敬业与乐业》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