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1. 通读课文 , 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1) 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的时间、代表、表现。(2) 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的表现、特征。(3) 近代危机出现的原因、结果。(4) 知道“康熙皇帝”“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 ( 局部 )” “ 清《盛世滋生图》 ( 局部 )”“ 清代民间市井生活画”“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等图片。2. 重、难点:(1) 重点:通过对盛世与危机、农耕文明衰落和工业文明发展的比较 , 培养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2) 难点: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近代化”“雇佣劳动方式”“四民”等一些高难度的概念 , 理解比较困难。一、明清经济发展1. 时期:从 _______ 到清前期 , 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2. 代表:康熙到乾隆年间出现的“ _________” 局面。3. 表现:(1) 农业得到较大发展。明中期康乾盛世(2) 手工业、商业兴盛。① 纺织品、 _____ 和茶叶等物资大量出口。② 世界市场上 _________ 流入中国。③_____ 、 _____ 等地的商人资本雄厚 , 形成商帮。④ 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⑤19 世纪初 , 中国有 ___ 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瓷器一半白银山西六安徽二、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1. 表现:(1) 社会方面:明中叶以后 , 人口流动性增大 , 传统的 _________开始发生变化。(2) 思想观念:明末 ,_____ 地位上升到第二 , 变成“商贾大于农工”。2. 特征: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 , 带有向 _________ 演进的趋向。农耕社会商人近代文明三、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1. 原因:(1) 内因。① 对外 _________, 对内坚持“ _________” 政策。② 打击工商业 , 鄙薄 _________, 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③ 热衷于 ___________, 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2) 外因:英国推行罪恶的 _________ 。2. 结果:清帝国无力抵抗 _________ 血与火的劫掠 , 未能避免被_________ 宰割的“奇异的悲歌”。紧闭国门重农主义科学技术大兴文字狱鸦片贸易殖民主义西方列强1.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 , 是中华帝国最后一个繁荣时期。2. 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 , 史称“康乾盛世”。3. 明中叶以后 , 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 近代化因素萌发。4. 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无力抵御西方殖民主义血与火的劫掠 , 成为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奇异的悲歌”。 明清时期 ,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