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同 为 一 家” 第五课 • 学习目标: • ① 掌握唐朝的民族政策。• ② 了解唐朝周边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和地理位置。• ③ 掌握吐蕃统一。• ④ 理解并掌握文成公主入藏。• ⑤ 理解汉蕃“和同为一家”。• ⑥ 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 本课重点: • 1 、吐蕃的社会发展。。 • 2 、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 • 本课难点: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今天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境内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大家能说出多少个民族? 下面,这些图片,你能说一说是哪个民族? 今天,我们着重学习唐朝与五个民族的关系。 • 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请大家阅读课文 思考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三、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听一听这两首歌曲,猜一猜分别与哪个民族有关? 看一看下列图片说一说分别是哪个民族? 藏族 满族 维吾尔族 彝族 白族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突 厥回 纥吐 蕃南 诏 粟末靺鞨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这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 唐太宗 唐太宗说:“过去的统治者只重视中原汉族,轻视边疆的少数民族。我与他们不同,我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政策:民族平等东突厥:贞观年间,大败,唐俘获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辖。西突厥:唐太宗时,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唐高宗时,大败西突厥;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 看《步辇图》指出图上哪位是唐太宗,哪位是禄东赞?然后从他们的表情、神态,对他们的心情进行分析。 禄东赞有些紧张,神态十分恭敬,说明他对求婚这件事十分重视,生怕遭到拒绝。唐太宗则很安详,说明他已胸有成竹,准备答应吐蕃的求婚。 • 活动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展示《步辇图》• 小组讨论:• 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如果当时你跟随文成公主入吐蕃,你能帮文成公主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文成公主为什么会受到吐蕃乃至后来藏族人民的喜爱?–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唐玄宗为了和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同意把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聪明娴慧,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联系和发展藏族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所以人民尊敬和怀念她。 这一点最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