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案例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乘法的意义。2、通过简单的乘法算式,来巩固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和运用。3、 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乘法,来处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加深学生对实际问题认识和理解,来培养学生的创设问题能力。过程和方法;1、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2、引导学生会从现实环境中找出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利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的创设问题能力。1 / 5教学难点:1、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能够利用周围事物,创设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突破:1、在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随意的改变实际问题的结构,创设新的问题。2、学生能自由的发挥想象力,提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问题,以达到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一、教学过程:课前复习: 1、提问:⑴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乘法?⑵ 乘法是用来简化那类加法问题?⑶ 学习乘法关键是学会什么?⑷ 那你对乘法口诀表了解有多少呢?2、教师针对第⑷问题进行知识拓展性教学展示幻灯片中的“历史悠久的乘法口诀”进行讲解。3、进行课前口算。⑴ 苹果园摘苹果。(图略) 2 / 5⑵ 比一比,谁最棒.⑶ 列式计算二、讲授新知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幻灯片 1,展示“一只猴子吃 6 个桃,7 只猴子吃多少个桃?”图片。让学生理解题意,并引导解题思路。(并板书解题过程)2、出示幻灯片 2,展示“有公鸡 9 只,小鸡是公鸡的 4 倍。小鸡有多少只?”让学生理解倍的含义,在找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并板书解题过程)3、出示幻灯片 3,理解四张图片意思发现图片中隐藏的数学条件,从而建立数量关系。(并板书解题过程)4、出示幻灯片 4,让学生找出和幻灯片 2 的不同之处?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三、巩固练习出示幻灯片,解决下列实际问题。(列式计算)⑴ 一辆车坐 5 人,8 辆车坐多少人?⑵ 一只青蛙 4 条腿,7 只青蛙几条腿?⑶ 每只小猫钓 6 条鱼,4 只小猫钓多少条鱼?⑷ 蓝气球有 3,红气球是蓝气球的 5 倍。红气球有多少个?3 / 5四、拓展与提高1、出现人物角色,让学生认识并说明角色的特点。2、出示灰太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