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 • 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 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 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卢沟桥建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 1189 年)至金章宗明昌三年( 1192 年),位于中都(金都城)西南永定河上,是古代又一杰出的桥梁建筑。它全长 266.5米 , 宽 7.5 米 , 是一个由 10 个桥墩结起来的 11 孔联拱石桥。桥墩平面设计为船形,迎水面为分水尖,以抗击洪水冲击。拱圈采用纵联式砌拱法,使拱圈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在桥身两侧 280根望柱顶端雕有神态各异的大小石狮 485 个。每当太阳未出,月亮未落之时,卢沟桥形成一幅月色迷离的图画,因此,美其名曰“卢沟晓月” 它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事变名称时间地点发动者简单经过结果卢沟桥事变1937 年7 月 7日卢沟桥 日本找借口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进攻北平、天津。卢沟失守、平津相继沦陷 《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 确定在华北作战先“击破二十九军以解决华北问题”,然后打击中央军,“摧毁中国的中央政权”。 看一看“卢沟桥事变形势图”,你能指出卢沟桥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吗 ? 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察北伪蒙军 北平的东南面,西起丰台,东到北平至山海关的铁路沿线,已被日军的华北驻屯军重兵占据;北平的东面,是汉奸政府“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统治地;北平的北面和西北面,是日本控制的察北伪蒙军;只有北平的西南面,为中国驻军国民党二十九军防守。因此,位于北平西南 15 千米、处于平汉铁路上的卢沟桥,就成为北平通往南方及其他地区的唯一门户,是中日军事斗争的战略要地。 卢沟桥事变半景画局部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卢沟桥事变时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军人 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向日军还击 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前线出城抗日 29 军 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佟麟阁 战死者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活动与探究讨论:佟麟阁生前激励将士们说:“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