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德育教育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习活动中,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爱做小动作,组织纪律比较松散,同不会和同学相处。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在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不够精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对教师充满了敬重和信赖,并在感情和行为上极大程度地依赖老师。因此,教师要培养他们的基本学习技能、积极乐观的学习情趣和智力品质,促进他们的人际交往和校园生活适应,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喜欢过集体生活,在纪律、学习、行为、安全等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低年级学生爱动,更加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经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1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在班级中多让一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2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三、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