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2011 年 9 月 20 日课 题课题 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教 学目 标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教材分析重点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难点理解催化剂概念;反应表达式书写教具制取氧气实验装置教学过程复习引入: 已知氧气的性质;氧气是怎样制得的呢?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板书)演示实验: 课本 33 页[实验 2-5]和[实验 2-6]师生活动:填写实验记录实验编号现象原因(1)(2)(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提问: 分析上述实验中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它是反应物吗?突出一改变(反应速率)和二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出催化剂概念。讲解: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板书:过氧化氢--------水+氧气介绍:通过实验演示证实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可行性,再板书写出其反应原理(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要提示学生观察反应的颜色)提问: 请观察上述三个反应,在反应物种类上有何共同特点?对比化合反应,有何区别?讲解: 对比化合反应,讲解分解反应的概念。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遇热变软 B.蜡烛燃烧 C.酒精的挥发 D.水蒸发变成水蒸气2.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 1.429 克/升B.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变成黑色D. 液氧能变成雪花状的淡蓝色固态氧3.有一瓶无色气体,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木要重新燃烧,则这瓶气体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4.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铝+氧气 三氧化二铝 B.氮气+氢气--------氨气 C.水----氢气+氧气 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二氧化锰5. 5.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A ;B ; C 。 6.写出上述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小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反应原理表达式;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分解反应。 作业复习笔记,过关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表达式.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