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必须加强党性修一、关于新形势下党性的基本含义关于党员的党性、党性修养和锻炼问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都有过许多论述,中央在各个时期的不同文件中也都提过具体要求。特别是在文革之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都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对党组织来讲,从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的教育开始就把入党动机和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它作为对党员进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党员个人来说,一直把它作为认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加强自我修养,实现从思想上入党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它作为自愿遵守党的纪律,坚定意志,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志,甚至有时把它提高到对党是否忠诚的一项标准。文革十年动乱,搅乱了人们的思想,冲乱了各级党组织,也冲淡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党性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以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确立和拨乱反正,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行,与此密不可分的改善和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新的伟大工程也提到了全党的面前。为了实现这两个伟大的工程,对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锻炼问题,也重新提到了新的高度,并把它列为“三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那么,在新形势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共产党员党性的含义,党性的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固有的、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也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党性。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党的性质在党员身上的具体体现,或者说,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先进性、组织性和纪律性在党员身上的集中体现。看一个党员的党性强不强,最根本的就是要看他的政治思想、言论行动是不是真正体现了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党性,是党组织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共产党员的本质和灵魂。我们党的党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通过党性原则表现出来的。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党性原则,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在今天的表现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一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最终目标。三是立党为公,提倡奉献精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在高度自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铁的纪律。五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六是廉洁勤政,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增强党性,就必须坚定理想和信念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有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有精神支柱,才有克服各种困难胜利前进的动力和凝聚力。这已为我党九十年的革命历史实践所证明,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少数干部经不起考验犯错误,甚至走向犯罪的惨痛事例也从反面给了我们深刻的教训。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少数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政治的动摇,思想的滑坡,纪律的松懈,道德的堕落开始的。这方面的教训已经不少。”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应该引以为戒。(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学习《邓小平文选》、党的十五大报告及江泽同志有关讲话,就不难发现,邓小平理论与带有明显不同时代特点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相比较,他们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研究主题;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立场;以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革命夺取革命政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夺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