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一、学习指导(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识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定义,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讨论分析为什么要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学法指导 1.结合实际。学生在学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首先要弄清其含义,并结合实际来理解价值判断产生的基础以及如何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2.讨论交流。在学习价值判断的主体性时,学生可以就某个身边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人们为什么会在同一问题上形成不同的意见,这些不同的意见是怎样体现他们之间价值观差异的,并思考为什么会形成这种价值观的差异。3.从我做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从我做起,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自己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从身边小事入手,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二、知识点拨(一)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是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需要以及满足程度所作出的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 事实判断是对事物自身性质的认识,一般不涉及人的需要、喜好等主观因素,而且往往要排除人的主观因素干扰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结论一般来说是唯一的。衡量事实判断正误的标准,就是看人的认识与事物自身是否相符合。价值判断是对事物属性与人的需要关系作出的判断。既然是对一种“关系”作出的判断,它就要考虑到双方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到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主体自身的需要。因此,价值判断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价值判断的结论一般来说不会是唯一的,但这并不排除价值判断有正误之分。衡量价值判断正误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价值判断要以事实判断为基础,因为没有对事物自身性质的认识,我们也就无法对它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作出判断。例题:下列有关价值判断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价值判断是对事物自身的性质所作出的判断B.价值判断没有正误之分C.价值判断表达的是人的主观喜好D.价值判断是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