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号卷·A10 联盟 2017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3 分)D(根据原文,“来源于具有普遍性的‘道’”是“此种意义的‘德’”,而“此种意义的‘德’”只是特定事物的特殊规定性。)2.(3 分)D(“会发现以多种多样的存在形态出现的万物其实都是一个模式,万物的差别便不复存在”错误,文中说“在这里,通不意味着等同,而是意味着不执着于不同”“万物的差别便不会萦怀了”。)3.(3 分)A(归因分析错误,“他们只看到庄子重视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定性”则就不会持“把人简单等同于物”的观点了。)4.(4 分)A D(答对一项给 2 分,答对两项给 4 分。B 项中“也显示出他对主人的邀请是否出自真心的怀疑”于文无据。C 项,“以‘天色晚了,赶不回去’为由”不正确,事实确实如此。E 项,“还暗示着磨刀匠生病这一事件的发生”于文无据。)5.(4 分)[来源:学#科#网 Z#X#X#K]① 这样写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可使小说的情节更加曲折。② 为小说增添了喜剧性效果,有助于突出小说的主题。(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有分析即可。)6.(6 分)示例一:主人公是“父亲”。①从情节上看,小说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父亲”展开,讲述的是父亲的故事。②从塑造人物形象上看,小说主要表现了父亲淳朴、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特点 。③从主题表达上看,小说借助于父亲的形象,凸显了助人为乐、好人有好报的主题。(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示例二:主人公是磨刀匠。①小说题为“磨刀匠”,也花了大部分篇幅写磨刀匠的故事。②以磨刀匠来“我”家投宿、磨刀匠生病、磨刀匠带女儿认门为主线,一步步展开故事情节。③通过磨刀匠知恩图报的形象,表达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赞美的主题。[来源:Z,xx,k.Com](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7.(3 分)D(A 项,“让我感到震撼”不准确,带给“我”的更多是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 B 项,经常“跟客人聊客厅天花板上‘手印的故事’,总引得客人感慨万千”无中生有。C 项“鼓舞了她翻译出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于文无据。)8.(4 分)① 杨绛先生的外表年轻,她衣着色彩搭 配得体,头发整齐,皮肤细腻、洁净。② 杨绛先生的心态年轻,她还略带顽皮地跟我笑说“何不就叫杨绛姐姐”。(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答对即可。)9.(5 分)① 关心现实,情感和视野从未离开过现实,思想也很接地气。②自力更生,操持家务,力所能及的事情均独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