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 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 、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春 太阳到达黄经 315 度时为立春,表示春天开始了。它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立春的时间约在春节前后,每年公历2 月3-5 日交节。 关于立春的古诗句: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唐朝·杜甫《立春》 微雨过南楼,新晴入北 林 。立春风 雨后,一夜 蛙 声 闻 。——唐朝·李 商 隐 《立春》 立春是春季的开始,而 立春的时候 ,不 可 少 的食 物 之 一就 是水果 了。以下 是一些 适合 立春吃 的水果 :石 榴 、草 莓 、苹 果 、猕 猴 桃 、梨 . 雨水 太阳到达黄经 330 度时为雨水,表示降雨增 多 。雨水是春季的第 二个节气。它标志着降雨量 增 多 ,天气转 暖 ,农 作 物 开始生长 。 雨水的时间约在公历2 月18-20日交节。 关于雨水节气的诗词 : 春夜 喜 雨 - 杜甫 好 雨知 时节,当 春乃 发生。 随 风 潜 入夜 ,润 物 细无 声 。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明。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锦 官 城 。 雨霖 铃 - 柳 永 寒蝉 凄 切 ,对 长 亭 晚 , 骤 雨初 歇 。都 门帐 饮 无 绪 , 留 恋 处、兰 舟 催 发。 执 手相 看 泪 眼 ,竟 无 语 凝 噎 。 念 去 去 、千 里 烟 波 , 暮 霭 沉 沉 楚 天阔 。 惊蛰 太阳到达黄经 345 度时为惊蛰,表示春雷 开始响 了。惊蛰是春季的第 三个节气。它标志着春雷 开始震 响 ,天气转 暖 ,农 作 物 开始生长 。惊蛰的时间约在公历3 月5-7 日交节。 关于惊蛰节气的诗词 : 中 国 二 十 四 节 气 --第 1页中 国 二 十 四 节 气 --第 1页拟古 晋 陶渊明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飞白鸟,回向柳边去。 咏惊蛰 - 唐·白居易 惊蛰三月半,春意渐浓。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