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湛江开发区第一中学 赖玉梅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 2 模块中的《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本节课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甲烷对人类生活的影 响,采 用“搜集相关材料—分析结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 探究中学习甲烷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思、 动口议”, 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同时并用,使学生在“做化学”中“学化学”,深 切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 甲烷是学生进入高中有机化学部分学习的大门,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在学生通过初中 学习,初步认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用途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甲烷的分子结构角 度来认识甲烷的化学性质,很好地体现了初高中教材的自然衔接。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 认知规律,从学生心理因素考虑,更易接受和认识,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教材起点低,强调知识与应用的融合。因此,在教学设 计时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要以激发和培 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为主,不盲目拓展加深。逐步引领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 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为后续的有机化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了解了甲烷的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因 此在介绍这些知识时,要关注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学生在必修 2 专题 1 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化学键与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可 以在老师指导下,写出甲烷的电子式和结构式。但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还相对较差, 并且对比较抽象的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知识理解不够透彻,因此要让学生在三维空间中 对有机物分子真正了解,进而学习其化学性质,最终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用途。 2、认识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 3、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1 《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手做模型,写电子式、结构式、化学方程式,探究实验,积极地融入 课 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