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果酒市场,中国果酒的市场总规模达成 1196 亿元,非葡萄酒的果酒市场规模为 120.8 亿元人民币,占整个市场的 10.1%,且呈现逐步扩大发展态势。据《到中国果酒研究报告》统计显示,现在我国果酒销售额的年增加率为 15%,预计果酒行业规模将超出亿元。 巨大的果酒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出名白酒公司前来掘金,其中最为人所瞩目的当属中国白酒行业领头羊贵州茅台和五粮液。 现在中国每年水果酒的消费量为 30 多万吨,只占全国酒类消费总量的 5%,相称于平均每 2 人年消费一瓶 750ml 的水果酒,占世界人均水果酒消费量的 6%。中国果酒消费水平与世界尚有很大差距,将来的潜力不可预计。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均水果酒精型饮料消费量为人均 6 升,而中国的消费量仅有 0.2~0.3 升,相差发达国家达成 20~30 倍,因此发展空间巨大。 果酒天然绿色、度数低、健康、口味丰富,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身材、有益健康,与其它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更明显某些。 果酒即使老少咸宜,但不意味着果酒就能适销大众。找到果酒真正的目的消费者才是果酒的公司应当做的事。中国消费者大致分为几类(这里不讨论酒精重度消费者): 一类是 50 后,进入真正的老龄化,这代的消费者更重视的是身体健康,饮食平衡,饮酒是少量,重要会以保健酒、黄酒、红酒或果酒等含有保健养生功效的酒水为主,或是不再饮用酒类产品; 第二类是 60 后、70 后,这部分人群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两代消费者是酒水的主力消费者,中国白酒的规模和价格跟这部分人群息息有关,饮用酒水类重要还是白酒和啤酒,女性则以红酒和果酒为主; 第三类是 80 后,是社会的新锐力量也是将来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这部分消费者特别是 85 后的消费者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能快速接受新事物,日常消费基本是软饮料为主,酒不再是生活和社交的必需品。即使近几年酒企针对年轻消费者开始低度化、小瓶化、健康化、潮流化,但是真正能贴近年轻消费者真正能让年轻消费者买单的品牌并不多。果酒天生就低度、绿色健康、色彩缤纷,正好符合酒类发展的趋势和年轻消费者(新酒民)的饮用口感和规定。 变化生活习惯很难,变化 50、60、70 一代的酒水饮用习惯更难(不是说变化某个人难),真正果酒能争夺、要针对的消费者就是 80 后特别是 85 后的消费者,能不能争夺是战略问题,怎么针对是战术问题,但首先得从果酒酒体(品质)方面入手,哪个方向才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