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摘要:广西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是现存的一种原生态民歌,是流传壮族民间的一种极为珍稀的民歌现象, 它独特的演唱技巧和迥异的民族唱法向世人展示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三声部民歌的生存环境、发展现状并不乐观。当前,如何培养后继传人,保存三声部民歌“活”的音乐传承、保护民歌更好更长久的传承发展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关键词:马山;三声部民歌;发展现状;原因探析马山县历史悠久, 文化氛围浓郁, 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样, 共同发展。马山秦属桂林郡地, 汉属交州郁林郡的增食县、 领方县地, 三国属广州郁林郡的临浦县、增食县地,晋属广州郁林郡的领方县、宜化县地,唐属岭南西道邕管的思恩羁糜州。如今的马山县已划归南宁市管辖, 总面积 2360 平方公里,人口 50.5万,有壮、汉、瑶、回、苗、侗、仫佬、毛南、满、水、布依等11 个民族,其中壮族占 75.86%,汉族占 17.62%,瑶族占 6.49%,其他少数民族占0.03%。①从地理方位来看, 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略偏西,居红水河中段南岸, 大明山北麓。东与上林、忻城县交界,西与大化、平果县相连,南与武鸣县为邻,北隔红水河与都安瑶族自治县相望。马山县境内多山,东部为大石山区,石峰林立,悬崖陡壁,一般海拔500— 600 米,最高海拔 844.9 米;中、西部多为土岭丘陵,地势较平缓, 一般海拔 200— 500 米,最低海拔 160 米。②马山县境内除了流经县北面的红水河外,地表仅有一些细小河流。从历史、人文景观来看,马山县多奇峰异洞、奇山丽水,这里有被誉为“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伦洞,有名列八桂美景之一的百龙滩库区风景区,有新石器时代的六卓岭、 尚朗岭文化遗址, 还有古零灵阳寺、卧云洞、白马山等许多遗文古迹。处于深厚文化底蕴中的马山,自古以来默默滋养了许多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民间文化艺术,壮族三声部民歌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据马山县文化体育局提供的材料得知,三声部民歌发源于马山县东部大石山区的古零、 加方乡壮族山区, 至今在马山、 上林与忻城三县的交界处仍有演唱,在其他地区则难以见到三声部民歌的“真面目”。一、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的起源及主要流传方式壮族三声部民歌属广西北部壮族山歌,又是一种原生态民歌。 它的产生, 与① 政协马山县委员会编《马山风物》,2007 年,第 8 页。② 同上。2 当地壮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劳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