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名词解释1. 磁化率: 它表征物质受磁化的难易程度,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P7. 2. 热剩余磁性 (TRM):在恒定磁场作用下,岩石从居里点以上的温度逐渐冷却到居里点以下,在通过居里温度时受磁化所获得的剩磁,称热剩余磁性( 温度顽磁性,简称热剩磁) 。P11. 3. 化学剩余磁性 (CRM):在一定磁场中,某些磁性物质在低于居里温度的条件下。经过相变过程( 重结品 ) 或化学过程 ( 氧化还原 ) 所获得的剩磁,称化学剩余磁性( 简称化学剩磁 ) 。P12. 4. 频散率 :定义下列参数以描述交流激电特性GGDfffGDUUUffP),(,P29. 式中?UDf和GfU分别表示在两个频率( 低频Df,和高频Gf) 时测得的总场电位差幅值。参数),(GDffP为电场幅值在该两频率间的相对变化,称为频散率.P295. 磁导率 : 是电磁感应法中利用的另一重要物性参数,它表征物质在磁化作用下集中磁力线的性质。P34. 6. 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而质量数( 质子和中子数之和) 不同的元素称为同位素。P40. 7. 重力异常 : 在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影响之后,仅仅是由于物质密度分布不匀而引起的重力的变化,就称为重力异常。P55. 8. 剩余密度 : 研究对象 ( 勘查目标体 )的密度与围岩的密度0 之差称为剩余密度.P55. 9. 内应力 : 当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时,总有一种阻止弹性体形变,欲恢复弹性体原状的内力,这种内力称为内应力,简称应力 .P87. 10. 光电效应 : 低能量的量子 ( 能量小于 0.5MeV) 与原子核发生作用时,将能量几乎全部交给一个壳层电子,使电子脱离电子轨道成为自由电子,称为光电子,而量子本身被吸收,这种作用称为光电效应或称光电吸收.P91. 11. 弹性散射 :中等能量的快中子与原子核发生作用称为弹性碰撞或称弹性散射。中等能量快中子与原子核发生碰撞时,一方面经多次碰撞后,中子能量损失,变为慢中子,即先变为超热中子,后变为热中子; 另一方面原子核在碰撞过程中获得能量,此部分能量只能使原子核做热运动。P93. 12. 电阻率法 : 是以地壳中岩石、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观测和研究人工电场的变化和分布规律,进而进行找矿和解决构造、水文、工程地质问题以及进行环境监测等的一组电法勘查方法。P189. 13. 视电阻率 : 一般情况下,视电阻率虽然不是地下某一种岩石的真电阻率,而是在电场作用的范围内,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综合反映。 P191. 14. 中间梯度法的装置: 是将供电电极 A和B固定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