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机密★启用前青山中学 2024 年高考一模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行者,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为其进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拉美作家或多或少循着他的路子创作。阿斯图里亚斯是他们中最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 《玉米人》没有核心故事,其线索是漫溢散射式的。小说围绕土地争夺战展开,印第安酋长伊龙率领的部落,在政府骑警队和投靠政府的印第安人的双重围攻下惨遭屠戮,部落萤火法师临死前施下毒咒,多年后毒咒一一实现。小说的时间设置非常别致,以断线跳脱而非连续性的方式铺设,其中的罅隙埋伏了种种人生的悬念。 阿斯图里亚斯笔下的魔幻色彩,主要是心理上的超现实主义。作者精确地抓住了人的种种心理状态,将之投影于外物,通过外物施之视觉、听觉等感觉上的变形,反映人心的扭曲和变形。托马斯先生设毒计害死酋长伊龙后,看到一只预示断子绝孙的“嘤嘤哀鸣的小鸟”不离妻子左右,即是其恐惧的心所造的幻影;骑警队夜过森林遭遇颠簸起伏的大地、缠绕虬结的树枝、殷红似血的月亮、如蝗虫漫天飞舞的落叶,则是群体参加屠戮恶有恶报的心理反应。作者写得最妙的是盲人戈约,他失明时才能认识玛丽亚的美善,复明后反而认不出她了,亦即他借以“看见”玛丽亚的是“心眼”,注入了满满的关于爱情、信仰和生活的美好想象。而“真眼”复明,“心眼”闭合,他看到的则是满目丑恶,不拘世间的抑或人心的。书中写到大量的印第安神话和传说,这些东西当然是愚昧的,但其产生有人文、社会和心理上的渊源,它们是人类情感的寄予。此外,书中关于“人神合一”“人兽合一”的描写,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叙述在邮差尼丘和野狼、巫医库兰德罗和七戒梅花鹿之间来回切换,则代表了印第安民族特有的世界观。 玉米是人的血肉的来源,人因之繁衍子孙,人死后作为养料供玉米茁壮成长。这种“人-玉米土地”的共生关系使印第安人形成一种朴素的伦理观:卖玉米和土地即卖血肉和子孙,烧荒毁林不啻截断土地的经脉,滥垦滥伐更是污染其血液。这种观念与其说挑战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和道德制度,毋宁说是某种人类共同价值的阐发——信仰万物有灵,尊敬我们的地球,总要好过竭泽而渔式的进展。《玉米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值得我们深思。 (摘编自黄夏《魔幻视闽中的拉丁美洲风俗志——读<玉米人>》,有删改)1.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