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山西省商业供销职工医院程鹏理论基础•自血疗法就是把患者自身的血液,从静脉血管内抽出来,再经皮下注入病人自身,从而刺激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达到调理人体内环境,降低机体的敏感性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又名水针,就是以中医经络学为基础,将药水注入穴位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它将针刺刺激和药物的性能及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相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故对某些疾病有特殊的疗效。自血穴位注射就是将以上两种疗法有机统一,以达到更好的疗效。•操作技术•技术操作程序及要求1.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职业要求2.评估:(1)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方法、配合要点、取得患者合作,同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3)合作程度:对该项操作的认识程度接受程度年龄及沟通能力输入小标题3.操作过程:(1)携用物至床旁并核对(2)嘱患者配合护士指导并及时向患者反应自己的感觉和不适(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露出合适的采血部位,选择合适的血管,并将治疗巾置于其下(4)选择血管,用止血带在采血部位上方6-8cm处打一活结,常规消毒皮肤,告知患者进针时勿动,以免刺破血管,嘱患者握拳,取5ml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度刺入静脉内。(5)见血后抽取所需血量2.5-3ml备用,嘱患者松拳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按压穿刺部位片刻至不出血为止,询问患者的感受,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6)协助患者暴露注射部位,正确选择穴位,做好标记,常规消毒皮肤后待干。(7)取出抽好的静脉血,更换针头,以保证进针顺畅,减少患者痛苦,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8)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食指固定针栓,使针头与标记皮肤呈30-60度,迅速将针梗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刺入皮下后缓慢注射(9)注射完毕,用干棉签轻压穿刺处,迅速拔针,轻压皮肤片刻(10)再次核对患者,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肿胀和渗血(11)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4.操作后处理:(1)协助患者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2)用物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相应处理(3)护士洗手(4)记录操作时间、内容签全名。(6)效果评价:(1)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患者痛苦小(2)治疗性沟通有效,患者感到安全满意(3)无菌观念强,能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注意•自血疗法注射时要注意,穴位注射进针角度宜浅,10-15度为宜,进针二分之一左右,以见到轻微的皮下血肿小球即停止注射,严防血气胸的发生。穴位经注射后3天内禁止洗澡。2018-6-12•补充:静脉抽血法操作的并发症一、皮下出血发生原因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不够5分钟。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不对,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平行;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垂直,不能达到止血目的。3.上肢的浅静脉抽血完毕后,因为上衣衣袖较紧,影响静脉回流,容易引起皮下出血。4.技术不过关: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可造成患者厌恶心理,情绪紧张,疼痛难忍,皮下出血。2018-6-12•临床表现穿刺部位疼痛、肿胀、有压痛、肉眼皮下瘀斑。预防和处理1.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时间在5分钟以上。2.抽血完毕后,棉签按压方法正确。如果穿刺时针头经皮下直接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形垂直;如果穿刺时针头在皮下走一段距离后再进入血管,拔针后按压方法是棉签与血管走行平行。3.上肢静脉抽血,如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上衣衣袖较紧时,要求病人脱去衣袖后再抽血,避免影响静脉回流,引起皮下出血。4.提高抽血技术,掌握入针方法。5.如果出现皮下出血,早期冷敷,减轻局部出血和充血,冷刺激可使毛细血管收缩,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3天后热敷,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皮下出血的吸收。2018-6-122018-6-12二、晕针或晕血发生原因1心理因素:在接受抽血时,由于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血晕针。2.体质因素:空腹或者饥饿状态,患者机体处于应急阶段,通过迷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