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材第2 3 页的内容及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成几份”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一体会和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 难点:使学生掌握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的思考方法。 课前活动:听《小猴子下山》的故事片 听完后全班讨论小猴子为什么空着手回家?(因为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所以最后只好空着手回家。教育孩子们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让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不能东张西望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 课。 师 :同 学们,小猴子第一次 下山,因为做事三心二意,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家。过了 几天 ,小猴子又 下山来了 ,它 来到 山脚 ,遇 到 了 三只小猴,它 们一起 来到 另 一块 玉 米 地 里 ,掰 了 一堆 玉 米 。 (出示课件小猴分玉米的图) 师:看,这就是它们掰的玉米。谁来说一说,现在这四只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 4 只小猴在分玉米,怎样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举例说一说。 生:把9 根小棒平均分成3 分,每份3 根,就是平均分。 …… 师:平均分用什么法来计算?(除法)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过的除法知识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蚕宝宝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蚕宝宝)蚕宝宝多可爱呀,老师也特别喜欢蚕宝宝。 2 、教学例3 第 1 题。 (1 )理解题意。 (课件出示例3 的第 1 题。) 师:老师也养了1 5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 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指名学生读题,全班读题。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板书:知道了什么?) 生:把1 5 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 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说得真好,分蚕宝宝的时候,最关键的是怎样分?(平均分。) 师:谁愿意说说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2 )分析解答。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教师板书:怎样解答?)请你在练习本上把你的想法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