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建筑陶瓷行业的发展状况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泰山砖瓦、 德胜窑业、西山窑业等 企业 的建立 ,中国开始自己制造现代意义上的建筑陶瓷( 陶瓷墙地砖 ), 发展至 1949 年, 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仅为2310 平方米。此后西山面砖厂、景德镇陶瓷厂、沈阳陶瓷厂、唐山建陶厂等大企业建立, 发展至 1960年, 全国陶瓷墙地砖年产量达到了211万平方米 , 至 1980 年全国年产量达到了1261 万平方米。1983年, 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中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 , 从此中国建筑陶瓷开始迈开了发展的步伐。据统计, 从 1991~2003 年的多年时间里 , 中国的建筑陶瓷产量从2.72 亿平方米猛增至 32.5 亿平方米 , 平均年增长率为 22.9%,成为世界最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大国。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陶瓷墙地砖消费市场 ,2003 年国内消费量达到了 30.55 亿 m2,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45%左右。除此之外 , 随着我国在国际建筑陶瓷市场地位的不断上升, 连续几年 产品 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003 年, 我国建筑陶瓷砖出口量约2 亿 m2,比上年增长了 78.57%。据预测 , 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品档次的提高 , 未来几年我国建筑陶瓷的出口还将稳步增长。拉动我国建筑陶瓷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城市化进程加快 ; 中小城镇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增长; 住宅产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住房的改善 ;对高品质、多功能的绿色建材产品以及工厂化系统集成住宅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北京2008 年奥运会、 2010 年世博会、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等。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 , 我国建筑陶瓷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当前国际建筑陶瓷工业技术与产品正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 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生产设备趋向大型化, 生产过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 注重规模效益和节能降耗 ; 三是全面提高产品品质, 产品向高档化发展 ; 四是主要建筑陶瓷企业在以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雄厚的资金实现全球性扩张的同时, 其市场营销、 服务逐步向网络化、 信息化方向发展。我国建筑陶瓷生产情况中国现有建筑陶瓷生产企业约为2860余家 , 其中 , 国营集体企业 560家,私营企业 2300 家, 主要分布在广东、山东、四川、福建、河北、上海周边地区、浙江及河南等八大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区域,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