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PHC 管桩质量控制要点一、进场控制1.管桩的强度达到设计值 100%方可运至现场。2.进场时需对其产品合格证书、外观、外形尺寸进行检查:⑴ 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裂缝。⑵ 外形:桩径±5㎜,管壁厚度±5㎜,桩尖中心线<2㎜,顶面平整度<10㎜,桩顶弯曲<1/1000L(L 为桩长)。⑶ 桩身有管桩标记、制造日期、管桩编号的标记。二、场地堆放1.管桩吊桩时采纳两支点法,也可采纳在两端板处勾吊,绳索与桩身水平交角大于 45°2.装卸起吊时要平移,严禁抛掷、碰撞、滚落。3.管桩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要有排水措施。4.管桩最下层按两支点法设置垫木,支撑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间距 2/3L(L 为桩长)5.管径 400㎜可堆放四层,管径 500、600㎜可堆放三层,每层均需按两支点法设置垫木。6.按管桩的不同规格、型号分别堆放。三、施工流程1.测定坐标、轴线及桩位。2.压桩机就位调整。3.将管桩压入压桩机夹腔。4.将管桩对准桩位调直。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压桩至底桩露出地面 2.5—3m 时调入上节桩与底桩对齐,压底桩至桩头露出地面 0.5—1m。6.调整上下节桩与底桩对中。7.电焊接桩、再静压、再接桩 、直至设计深度或达到一定终压值,必要时适当复压8.终压前用送桩器将工程桩头压到地面以下。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审查施工方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⑴工程概况⑵水文地质资料⑶总平面图⑷管桩结构图⑸定位放线⑹桩的吊运⑺施工流水⑻沉桩方法及机械设备⑼对周围建筑或地下管线影响⑽劳动力及材料设备供应计划⑾总进度计划及安全施工措施。2.轴线的施放应以国家三角网控制点引入,并应多次复核确定。施工现场轴线控制点的位置不受沉桩作业的影响,数量不宜少于两个。3.设置控制标高的水准点,桩基施工的标高控制应遵照设计要求进行,每根桩入土后均应做标高记录。4.检查施工现场附近是否有建筑物、上空是否有杆线、地下是否有管线,并实行措施:⑴ 挖防震沟,沟宽 0.5—0.8m,深度按土质情况以边坡能自立为准。⑵ 设置袋装沙井,直径 70—80㎜,间距 1—1.5m,深度 10—12m。5. 根据桩的密集程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确定打桩顺序:(1)若桩较密集,且距建筑物较远,场地开阔时,宜从中间向四周进行。(2)若桩较密集,场地狭长,两端距建筑物较远时,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3)若桩较密集,且侧边靠近建筑物,宜从毗邻建筑物的一侧开始,由近向远进行。(4)根据桩的规格,宜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