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城区环境保护管理调研报告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姓名:王泽强 学号:1001903 调查目的:为加强渝北城区环境保护,增强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渝北城区环境保护管理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随机访问 调查时间:2011.8.8-2011.8.9 调查内容: 一.渝北城区环境保护管理现状 (一)渝北城区环保体制演变状况 渝北区环保管理体制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初创期。1980年,始设“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隶属县计建委,这是最初的环保管理机构。1984年,江北县革命委员会环境保护办公室与江北县城建局等合并成立“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5年,江北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撤销,成立 “江北县环境保护局”。 二是调整期。1980年,市环保局设立重庆市环境污染检查管理所江北县管理所。1984年,撤销江北县管理所,成立江北县环境监测站,负责为县城环境管理提供各种技术依据。1985年,成立江北县环境监理所,负责排污费征收、污染源监管、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02年,机构改革后,设立渝北区双凤桥、双龙湖、回兴、龙溪环境保护站,承担各街道小型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小规模排污单位监管、排污费征收和污染事故纠纷查处。2005年,四个街道环保站经整合成立两路城区、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 三是稳定期。目前,渝北区环保局有办公室、综合科、行政审批科、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管理办公室、区环境监察支队、区环境监测站、两路城区环境保护站、龙溪城区环境保护站等内设机构,职能和机构已经趋于稳定。 (二)城区环保工作重心逐步转移 1990年以前,城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是工业污染防治,主要是监督工业企业防治废气、废水、废渣污染。从1989年启动两路镇烟尘控制区建设开始,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来。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技术的手段,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对城市大气、噪声等面源进行了治理。实施了双龙湖、宝圣湖等城区湖库的污染治理,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环境基础设施。先后开展噪声达标区、清洁燃料区、基本无煤区、无煤区域建设。2000年,将160多户皮鞋、服装、家具等加工企业迁出了城区居民楼院,有效改善了两路城区人居环境质量。 (三)城区环境保护运行机制基本成型 经过多年探索,渝北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了以下工作机制。 一是全面规划、综合决策的引导机制。将“环境立区”作为全区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