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9 页我区居民储蓄存款攀升现象分析我区居民储蓄存款攀升现象分析我区居民储蓄存款攀升现象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高增长。到2016 年末首次突破了200亿元,此后在保持原有增势的基础上表现得更为“突飞猛进”,至2006 年 6 月,更是达到了 297.3 亿元,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增加了97 亿元之多。那是什么原因使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不断攀升呢?本文将对这一情况作简要分析。一、五年来居民储蓄存款现状(一)总体规模日益壮大按照户籍人口计算, 2002 年,全区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50.2 亿元,人均储蓄余额为3.0 万元;此后一路飚升:2003 年为3.9 万元/ 人、2016 年为4.4 万元/ 人,2005 年为 5.1 万元/ 人,到今年上半年人均储蓄余额上升至 5.6 万元/ 人。(二)储蓄结构变化明显居民储蓄存款高成长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定期储蓄存款的居高不下。虽然近年来储蓄利率较低,国家又征收利息税,但是仍未能让居民的“储蓄热情”减退,定期储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从2002 年至今年上半年,比重始终保持在70%以上,其中 2002 年达到最高值 78.6%,2005 年跌至 70.8%,到今年上半年又回升至 7 第 2 页 共 9 页3.1%。(三)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从 2002 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平均增幅为2 1.8%,其中 2002 年与 2003 年增幅更是达到了30%以上。储蓄存款的高速增长不仅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也高于同期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水平。从2002 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区的增加值年均增长为19.1%,同期职工年均工资增长为1 1.6%,同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为8.3%,均明显低于储蓄平均增速。二、导致居民储蓄高增长的因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无疑成为储蓄快速增长的重要源泉。从2002 年到 2005年,我区的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由18012 元增加到 24597 元,三年内增长了 36.6%;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7452 元提高到 9601 元,三年内增长了 28.8%。然而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储蓄存款的数额也在扩大。据最近一次我区农村居民金融服务需求调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低收入家庭的储蓄存款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的19.3%;中等收入占比为 29.4%;高收入占比为37.1%。从以上数据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