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杨丽娟一.什么是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是指: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粒径0.01-10μm)以气雾状喷出,经鼻或口吸入并沉积于呼吸道及肺部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雾化治疗效果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雾化颗粒的大小和稳定性二.雾化吸入有什么优点?三.雾化吸入的目的1.消除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2.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3.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4.间歇吸入抗癌、抗肿瘤药物;呼吸道用药、吸入局麻药。超声雾化吸入应用超声波声能,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均匀,可达鼻、咽、喉、上部气道或支气管。超声雾化吸入器的基本结构超声雾化吸入器的原理超声波发生器通电后输出高频电能水槽底部晶体换能器发生超声波声能透过透声膜罐底的液体微细雾滴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规范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过敏史等。2.了解患者的心理、意识状况、配合程度。3.了解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有无感染、支气管痉挛、呼吸道黏膜水肿、痰液、痰渣等。4.查看患者面部及口腔黏膜有无感染、溃疡等。二、操作准备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用物准备:超声雾化器(水槽内加冷蒸馏水250ml,浸没雾化管底部的透声膜),一次性雾化吸入装置(螺纹管),75%酒精、药物、10ml一次性注射器一个,无菌棉签,砂轮,10ml生理盐水一支,(纸巾,漱口水在病房取)。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光线充足。三、基本操作(1)雾化器准备:将超声波雾化吸入器主机与各附件连接;在水槽内加入冷蒸馏水或灭菌用水,至浮标浮起,液面高度约3cm,要求浸没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但具体具雾化器而定。(2)、吸入治疗:a.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解释操作,并取合适的体位b.注入药液,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整定时开关至15—20分钟处指示灯亮后,调节雾量开关至合适雾量C.口含:气雾喷出后,协助患者将口含嘴放入患者口中,(用面罩亦可)嘱病人闭嘴作深而慢的吸气,“用嘴吸气,用鼻呼气,勿吞咽”;d.治疗毕,取下口含嘴(或面罩),关雾化开关,再拔出电源。(3)整理:擦干患者面部,协助其取舒适的体位,整理床单位。(4)分类清理用物,倒净水槽内余水并擦干;雾化罐、螺纹管、口含嘴(或面罩)浸泡于消毒液中1小时,再洗净晾干备用。护士洗手(5)记录记录雾化时间、治疗效果。操作流程接到医嘱双人核对,带PDA到病房核查告知、评估患者→检查超声雾化器及一次性管道→核对药物→消手→消毒安剖抽取药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或溶解→注入雾化装置内,妥善放置→推车到病房,PDA再次核对身份。置雾化机于床头柜上接通电源,取酒精棉签消毒雾化机接头,连接雾化管道,示范使用方法→开机,指导患者使用,调节雾量,交代注意事项→(使用方法:手持雾化吸入喷气管入口中,紧闭口唇,同时深吸气,吸气后再屏气1-2秒)雾化完毕→关闭雾化器→纸巾擦拭口角,必要时协助叩背排痰。用清水漱口,评估雾化效果,再关闭电源,PDA记录,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注意事项1.雾化吸入要配合全身综合治疗,对于年老体弱病人咳嗽时要辅助拍背2.掌握雾化吸入的量。干稠分泌物具有吸水性质。吸湿后会膨胀,使原来部分堵塞的支气管完全被堵塞。哮喘持续状态患者当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后,可产生急性呼吸困难,故对此类患者湿化雾量不宜太大。3.护士要掌握适应症,注意预防支气管痉挛。雾滴进入支气管作为异物可刺激支气管痉挛,对气管哮喘病人尤易发生。所以必要时须预先或同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特别是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人更应分外小心。4.对心肾功能不全及年老体弱者要注意防止湿化或雾化量大造成肺水肿。注意事项5.对年老体弱自身免疫功能减退的病人用抗生素雾化吸人时,应重视诱发口腔霉菌感染问题。6.药量:雾化液现配现用。吸入时必须从小雾量开始,待适应后再逐渐加大雾量。7.雾化吸入时降低了氧的吸入。因此,对喘憋、呼吸不畅和缺氧严重者,须先改善上述症状、加大吸氧量或用口含嘴吸氧的同时予以雾化吸入治疗,且吸入时间宜短,防止加重缺氧状态。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