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透皮技术-儿科部分 中药透皮技术即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将特定中药贴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从而缓解人体病痛,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稳定的治疗方法。 药物剂量: 1、 中药:总量为3-5g. 2、 西药:小儿为日剂量的1·5-2 倍成人为日剂量的3-5 倍 ❖ 发热: 辩证一: 在小儿发热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先用安乃近注射液混合消肿止痛贴于大椎穴,疗效甚佳,一般 30 分钟以内体温下降,贴敷12~24 小时,待热退后,再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共研细粉每次3 至5 克,75%的酒精调和同消肿止痛合剂敷入载体之上贴于大椎穴,24 小时更换一次,连用2至3 天,其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透热,用于小儿外感高热,效果良好。如:高热、心烦口渴、苔黄,用栀 子 、黄连、黄芩、黄柏 、龙 胆草 各等份研末 同上使 用。摊 于渗 透贴湿 贴于大椎穴。如鼻 塞 不 通 ,用黄芩、薄荷、葛根、生石膏各等份加 苍 耳 子 2:1 份,用法同上。 辩证二 : 中药处 方:焦 栀 子 、桃 仁 使 用方法: 栀 子 桃 仁 研为泥 ,用鸡 蛋 清调成稠 糊 状 ,分别 敷于两 足 涌 泉 穴,固 定。每天敷贴10 小时后取 下,5 天为1 个 疗程。 西药处 方:氯 丙 嗪 +异 丙 嗪 +维 生素 B1+尼 美 舒 利颗 粒 麻疹和病毒性传染病患儿慎用 五岁以上小儿发热伴头痛可用:安乃近+黄连+维生素B1 穴位选择:大椎或肚脐。 辩证三: 1、紫花地丁 9,吴茱臾 9,虎杖 5,胆南星 3 取 2-3,20 个小时,贴涌泉, 2、人工牛黄30,柴胡 20,黄芩 10,薄荷 10,葛根 10,生石膏 10, 取 2-3,75%酒精调和,;贴于神阙穴,20 个小时。 辩证四: 临证取 3 克,用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适量,地塞米松针适量调糊,敷于脐部。六小时换一次,热退第二贴 12 小时换一次;如不退加敷两侧脚心各一贴;如头热甚于身,加大椎一贴。 辩证四: 女孩,十四个月,发烧 呕吐 腹胀三天,T38.2 度,大便干燥。用药 :苍术 生姜 肉桂 白芷用藿香正气水调和,一贴见效 退烧,腹不涨了。 ❖ 咳喘: 1 )咳嗽: 辩证一: 干咳无痰,烟干,舌红者:沙丁胺醇片+扑尔敏片+咳必清片+咳特灵 咳嗽浓痰:氯化铵片+沙丁胺醇片+异丙嗪片+654-2 片+止咳桃花散 穴位选择:檀中穴,肺腧穴,天突穴,大椎 小儿咳嗽 中药处方:桔梗、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