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法评估准备选择消毒穿刺(评)(备)(选)(消)(穿)送管固定冲管封管护理(送)(固)(冲)(封)(护)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一评估目的:根据病人治疗及病情选择最合适的输液方案及工具,并为静脉通道的安全、长期留置建立基础。治疗方案评估输液目的、输液疗程、性质流速等病人情况评估病情程度、配合程度、活动要求等穿刺部位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血管弹性等穿刺工具评估规格型号、安全性能、操作性能等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二准备目的:根据评估结果准备用物,做好输液准备。常规准备洗手、戴口罩治疗盘准备液体、输液器、消毒剂、棉签、止血带、治疗巾、钢针收集盒等留置针准备至少备2-3种型号留置针,以便穿刺时选择敷贴准备建议使用专用透明贴膜,易于观察并且无菌、透气、粘性好。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三选择选择型号及规格根据INS的最新标准,在满足输液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最短、直径最小的留置针。常规适合的型号成人:20G—24G儿童:24G—26G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注意事项1.扎止血带:距离穿刺点上方6-10cm处,松紧适宜,能放进两个手指为宜。避免因止血带过紧导致血管充盈过度造成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2.静脉过细:导致摩擦血管壁,产生机械性静脉炎。3.关节处:因关节活动处发生摩擦产生机械性静脉炎及后期漏液、导管脱出等问题。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四消毒消毒并待干1.以穿刺点为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进行穿刺。2.消毒面积8cm*8cm,大于敷贴的面积。连接输液器并排气1.在待干的过程中,取出防堵管留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气。2.注意一定要拧紧白色端帽。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注意事项1.消毒面积8cm*8cm大于敷贴的面积(6*7cm),保证相对无菌状态。2.消毒手法:已手腕用力,穿刺点我中心用力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的使用说明书。3.消毒液待干:避免将消毒液带入血管内发生化学性静脉炎。4.打开包装:完全撕开包装上纸。5.拧紧白色端帽:防止漏气漏液。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五穿刺松动针芯并排气去除针帽,左右180度松动针芯并复位(切忌上下松动)避免钢针刺破导管,排气同时备好敷贴。缓慢进针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血管上以15-40角度直刺血管,缓慢进针。同时注意观察回血。继续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度,继续进针0.2cm,确保导管在血管中。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注意事项1.左右松动针芯:避免上下松动针芯钢针刺破导管,后期出现漏液鼓包等现象。2.松动针芯后复位:保证距离不改变,不影响穿刺成功率。3.15-40角度穿刺:角度稍大,进针锋利,患者疼痛感小,形成的切口小,易于快速恢复。4.回血后降低角度穿刺:避免继续进针刺破血管。5.继续进针:保证导管也进入血管。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防堵管留置针十步操作之六送管送管套右手拇指持“Y”型接口固定,右手后撤针芯约0.5cm,右手绷紧皮肤,左手将导管送入静脉内。观滴数右手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打开输液调节器,观察滴数。撤针芯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异样、患者无不适感、滴数正常时,右手退针芯。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注意事项1.后撤针芯0.5cm:后撤过长送管时导管没有支撑容易卷边、打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