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实验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材依据: 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章节:第三册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例2 设计思想: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图案,涉及建筑、动物、植物、标志(汽车、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可以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图案设计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 景 中,这样 的设计过程有利 于学生对 数学概念的真 正 理解 ,也有利 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 教学目 标 1、初 步 感知轴 对 称 图形并 理解 轴 对 称 图形的含 义。 2、能准确 地判 断 出哪 些是 轴 对 称 图形,并 能找 出轴 对 称 图形的对 称 轴 。 3、通 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 象 思维 和空 间 想象 能力。 4、引 导 学生领 略 自 然世 界 的美 妙 与对 称 世 界 的神 奇 ,激发学生的数学审 美 情趣。 教学重点 1、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2、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对称图形的位置和条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各一,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音乐情境导入。课件演示对称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新授课 (一)结合课件,讲解例题 1。 课件展示四个轴对称图形。(蜻挺、树叶、蝴蝶、脸谱) 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你猜猜对折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大屏幕演示四个图形两侧重合的动画过程)通过观察得知:这些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等) (二)操作,认识对称轴。 展示大树、蜻蜓、乌龟三个轴对称图片。 提问:老师是如何剪出来的?(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先对折再剪) 操作:教师示范例题2“剪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