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麦穗》导学案学习目标: 1. 掌握重点字词,积累好词好句。2. 体味作文情感基调,探讨作品主题。3. 领略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4. 品味作品语言,欣赏文章巧妙的写作手法。学习重点:欣赏文章巧妙的写作手法。学习难点:感受文章含而不露的忧伤,探讨作品主题预习案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麦穗()积攒()戏谑()磕碰()山坳()害臊()睒眼()步履()2. 解释下列化横线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有谁见过哪一个人会死乞白赖的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死乞白赖:(2)我大言不惭地说,“我要备嫁妆哩!”大言不惭:(3)我娘笑得前仰后合,说那不是烟荷包,皱皱巴巴,倒像个猪肚子。前仰后合:(4)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蹒跚:(5) 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企望:3. 分别用下列形似字组词:(4 分)攒臊履跚赞操覆栅4. 文学常识填空:《拣麦穗》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等。学习案一、自主学习1.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2. 这篇文章写了谁的梦?什么样的梦?实现了吗?对待梦想破没的结果,表现有什么不同?你觉得本文的感情基调怎样?(以上问题要自主学习,力求自己能写出正确的答案)二、合作探究1.文章重点写谁捡麦穗?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用大量文字写农村姑娘们捡麦穗?明确:(学生阅读1-10 段, 教师引导关注第九段)写农村姑娘的梦想及梦想的破碎,为下文写“我”梦想破碎作铺垫。2.在你眼中文中的我、卖灶糖老汉是怎样的人?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学生回归文本,抓住人物个性言行,体会人性美)我:天真、可爱、充满稚气、贪吃、贪玩、心地善良老人:慈祥、充满爱心、无私、博大3.你怎样理解卖灶糖老汉对小女孩的爱?教师提示:善于抓住一些出现在开头或结尾的句子,帮助我们理解主旨。引导学生抓住44 自然段,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老人对小女孩的爱是不要求回报的,是一种无功利的行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情感。4.你身边有卖灶糖老汉类似的人吗?讲讲他们的故事。父母、老师、生活中无偿奉献爱心的人等等。三、比较阅读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生精讲点拨。1.捡麦穗》《阿长与山海经》中老汉、阿长对小孩子的关爱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老汉明知小女孩不可能做他媳妇,可老汉至死都一直关爱她。阿长主动过问、主动给我买来我日思夜想的《山海经》。共同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