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及答案 4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幼儿园组织与管理》案例试题及答案 4盗传必究案例 4 一天上午,某园园长在例行的听课过程中,听了中(1)班杨老师的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在这个活动中老师预设的目标是:①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情况。②知道有光的地方才能有影子,发现光与影子的关系。③尝试用绘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影子的变化,培育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学过程是:谜语导入——探究发现——手影游戏——户外游戏(找影子、画影子、踩影子)——巩固练习。 园长首先肯定了杨老师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等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思路,然后指出了杨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杨老师自己觉得,只要幼儿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就算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了。于是,园长请她自己对比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效果认真进行一下教学反思,然后下午备课时,再与杨老师进一步探讨。 下午,园长和杨老师坐在一起,先由杨老师进行课后反思。园长发现,杨老师除了对自己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巩固练习)的学习效果不太满意之外,认为其他环节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比较成功。 园长听完以后,先肯定了杨老师对最后一个环节的问题查找得非常准确,然后与她一起分析了教学的目标、流程设计等,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较多,教学重点不突出。 对中班幼儿来说,仅一次活动就完成这些内容,难度较大,而且认知目标较多,造成教学环节变化过于频繁,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环节都只能匆匆而过,幼儿的操作、发现及老师的总结、引领都不充分。特别是幼儿在户外“画影子、踩影子”的游戏中,虽然幼儿积极性很高,但幼儿还未能真正发现、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时,这个环节就草草结束了。 问题二:科学概念不够准确。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探究发现”环节,杨老师引导幼儿比较阳光下和阴暗处有无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形成,然后,杨老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园长向杨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影子产生的条件是有光源、有遮挡物的情况下。而杨老师仅强调有光,这不够准确。 建议:杨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认真钻研相关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因为在科学活动中,知识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老师的概念不准确,会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