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二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石蜡 棉线烛芯 白 澄清石灰水 水珠 澄清石灰水 水和二氧化碳 白烟 重新燃烧 物质的性质 状态 硬度 物质的变化 熔化 发光 二氧化碳 水 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一二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排水 越快 变浑浊 熄灭 复燃 高 高 对科学探究的理解1. 科学探究的要素2. 科学探究的要领和方法(1) 观察实验的要领 : 关注物质的性质 ,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可燃性等 ; 关注物质的变化及变化时伴随的一些现象 , 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 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及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 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 以得出可靠的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八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具体的科学探究并不一定要求以上要素面面俱到,实际情况可能只涉及其中几个要素。 (2)描述实验的基本方法: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例题 1 】 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 , 其“”“”中 对问题的回答 属于 设计实验方案 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颜色变化情况 根据科学探究中各个环节的作用判断 ; 注意语言描述的特点 , 并与科学探究的环节加以对照。答案 :D【例题 2 】 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总是鼓鼓的 , 对里面可能充有什么气体 , 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 :……提出假设 : 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实验方案 :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已收集该气体的集气瓶中 , 观察现象。获得证据 :……得出结论 :…… (1) 他提出的问题是 。 (2) 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 , 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将收集的气体 , 观察现象。 注意提出的问题应与假设和方案相对应 ; 明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解析 : 根据该同学提出的假设可判断他提出的问题 , 即“袋内是什么气体” ; 不支持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