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了解“清高” 的内涵及历史上的清高人物。2 .思考“清高” 的当代意义。3 .学习随笔的写法。学习目标:速读课文 概括段意1 、释清高2 、传说中第一个清高的人的事迹3 、清高与富贵无缘4 、纯正的清高者陶渊明 5 、要享有清高之名,必须要有才 6 、评定清高是相当严格的 7 、评定清高的标准是模糊的 8 、当代应如何扬弃“清高”这一概念古人心目中纯正的清高——陶渊明山园小梅—— 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倪云林的山水画不食人间烟火的意境李白孟浩然中国历史上,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清高? 首先我们要明确清高的含义。清,意即清白正直;高,就是孤高。所以,清高的名声在先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身上。 其次,我们要明确,清高与富贵无缘。如陶渊明,任彭泽令“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彰显个性而辞官归隐,以“力耕”谋“衣食”,是纯正的清高。 最后,有才艺本来“学而优则仕”,但这类人竟然不做官,这类人才可成就真正的清高。品读鉴赏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这是一篇文化随笔,也是一篇说理散文,文题中的“漫话” 最能体现又文体特点,作者文笔飘逸灵动,材料翔实,事例精当,记叙、说理、抒情有机融合,论述层层深入,例证令人信服,体现了学者渊博的文史知识和清晰而严谨的逻辑思维。 清高,不是因为优越,而是因为优雅。优越产生的不是清高,而是高傲。高傲是不能与清高相提并论的,仿佛植物,有的雍容,有的飘逸,是很不相同的。一个处处想向别人表明自己清高的人,其实并不真正清高,真正的清高是为了保持自身的纯洁,而不是为了做给人看。清高物语一清高物语二 你可以是清高的,但却不能因此把别人视为浊物,否则,还是缺乏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有一些仿佛清高的人,是因为从来不缺乏牛奶和面包。一旦发生生存危机,他便会斯文扫地,抢得比谁都疯狂。中国历代文人都不缺乏清高超拔之士,所缺的是清醒冷静之人,狂热时候的清醒和挫折时候的清醒。 清高物语三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清高。要么吐气若兰,要么气质似竹,要么心净如水,要么才情若海。一个庸俗苟且之辈,倘若也要做出一副清高状,只能让人觉得滑稽。有一些时候,沉默也可以用来表明一种清高,但其意义也仅仅限于表明了清高。遗憾之处在于,这种清高往往于时无益,于事无补。因而,往往也就带上了消极的色彩。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