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1 基础轴线位移 1 .现象 砖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地坪标高(±0 .0 0 0 )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基础轴线位移多发生在住宅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受压,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2 .原因分析 (1 )基础是将龙门板中线引至基槽内进行摆底砌筑。基础大放脚进行收分(退台)砌筑时,由于收分尺寸不易掌握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容易发生轴线位移。 (2 )横墙基础的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桩,有的工程放线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墙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若采取隔墙吊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的偏差。有的槽边中心控制桩,由于堆土、放料或运输小车的碰撞而丢失、移位。 3 .防治措施 (1 )在建筑物定位放线,外墙角处必须设置标志板(图 1 2 -1 ),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打入地面一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标志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为便于机械开挖基槽,标志板也可在基槽开挖后钉设。 (2 )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入与地面一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 (3 )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1 2 .2 .2 基础标高偏差 1 .现象 基础砌至室内地坪(±0 .0 0 0 )处,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差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2 .原因分析 2 (1)砖基础下部的基层(灰土、混凝土)标高偏差较大,因而在砌筑基础时对标高不易控制。 (2)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察觉所砌砖层与皮数杆的标高差。 (3)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薄不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停歇时间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3.防治措施 (1)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负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将基土垫平。 (2)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0mm×20mm)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