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复旦教授称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 90%要吃亏 对于山东省教育厅关于经典诵读的新规——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社会各界热议不断。对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绝大多数网友持认可态度。有网友表示,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来培养孩子,将来走上社会肯定不适应。 记者 徐玉芹 张雯雯 全按经典培养一到社会上就被摆平 网友蓝天认为,现代的人们大多对《三字经》不甚了解 ,怎样去学,我看还得站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去学,脱离了时代的背景就是学了也不会有实质的收获,再就是学了以后对现在的社会能起到什么效果 ,要站在大背景下去思考。如果自己的国家提倡学 ,而且学的研究的和运用的都不错,那世界能配合你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去年(2010年)11月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你觉得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 90%是吃亏的。“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钱文忠说。 现代公民的规则和博弈 用国学经典培养不出来 网友克莱德漫表示,作为山东人,他认为省教育厅发这个文件肯定是有针对性的。 2 中国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应有所创新,不一定要照搬旧俗。《三字经》是古私塾里面的必读教材,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应该发扬。但当今社会让小学生原汁原味啃读“甲骨文”,这有必要吗?现代社会的公民,要的是适应当代的规则,会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挑战权威,学会利用规则进行利益博弈,这些,《三字经》《弟子规》中有吗? 网友爱.雪飞洋表示,作为一名 7 0 后,他上小学时没听过《弟子规》《三字经》,学校里也是一代而过,老师读了遍连意思都没有讲解。还是问爸爸妈妈才知道一点大意。 山东提出要“取舍” 做法很理智 网友认为,山东省教育厅的做法是有针对性的。“我们对历史遗产的科学态度仍需要鲁迅的„拿来主义‟ ,先做具体分析,分清糟粕与精华,而且对精华还要结合实际,才能„古为今用‟ 。” 重庆市网友“怒放的生命”也认为,对于从前的东西应该有选择地吸收。此前,王蒙对当下“越古老越受推崇”的文化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