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我的生存质量有感VIP免费

读我的生存质量有感_第1页
1/5
读我的生存质量有感_第2页
2/5
读《我的生存质量》有感不精不诚,不足以动人--读《我的生存质量》有感作者|牛冲"我要在历史和心灵之间进行一次艰难的旅行,因此,对于我写下的这些文字,很难说清楚它是一段经历,还是一个故事。其实对于我之外的任何一个人来说,这种区别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际上,我们已经进入这样一个时代,所有的意义都正在被无情的结构。毕竟这既不是一个好的时代,也不是一个坏的时代。不好不坏也许并不意味着什么,但当它突然捕获一个人并将之纳入自己的逻辑和秩序的时候,则一定要意味着什么——好,或者坏。"这是作家邵丽的小说《我的生存质量》的第一段话,没错,这段话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的经典开场白,但是这一次不是去经历一场风云变幻的法国大革命,体验双城冒险的刺激,而是随着作家温婉的笔触在一部随笔式的平凡生活中寻觅"幸福"的踪影。这部小说的结构是既松散而又整体,几个不同的故事同时进行,描述了女儿幺幺、丈夫敬川、金地、苏天明以及"我"的家族往事。从结构上来说,首先让我想到了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四个故事同时进行,当然这部是采用镶嵌式的写作,但是它并不生硬,而是有机的纳入在整体的叙述之中。概况不管这篇小说里面带有多少的自传成分,但是以其平复的叙述、强大的叙事再现了几代人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处事方式、不同的人生命运。小说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那个我从未了解的时代-政治路线主导的文革,以此怀念小说中的父亲。纪伯伦的《沙与沫》中有句诗:"回忆是相见的一种方式。"我相信作家已经在这部长篇小说中达到了这个目的。文中的父亲在人生的漫长历程中,忍受和消化了厚重的苦难和无奈,他作为个人,消解着自身,代表着时代,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时代所打下的无情烙印。女儿幺幺,这个被小说中的"我"珍若第1页共5页明珠的女儿代表了新一代的典型形象,她和过去的脱离,消解,反抗,形成自己的思想意识,渐渐摆脱政治的枷锁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表现着与祖辈、父辈的不同面貌。"他们这一代人,怎么说呢,占有的信息量越大,相信的越少。"这句话是对于这一代人典型描述。同时文中,作家对于婚姻生活、人生命运有着深刻的领悟,并且带有明显的宿命意味。从刚开始文中引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中的话来说,我有了另一种意味的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有着典型的宿命论,不管他在《罪与罚》还是《在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中,他一直试图塑造一个美好的形象寄托于宗教去解救他所描述的深深的苦难,这种无法反抗的命运作家也是无可奈何,带有一定的软弱性,命运是这么的结实,就像卡夫卡《城堡》中描写的那个k,无论如何反抗或者挣扎,终难逃无法逃遁的预判死亡。《我的生存质量》同样有着宿命意味,从文中"少林寺大和尚"那段来看,作家似乎有意的从佛家吸取净化心灵的营养。禅宗中有"一念修行,自身即佛'之说,文中出现"我"的好几次"顿悟"或者"渐悟"生活、命运的真谛,这是"我"从佛理中悟道的一种表现,同时这种宿命哲学也是文中"父母"的生命哲学。"但是,上帝不会让任何人走回头路的,你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该有的,如果没有,就是你不该有。""我知道,我才明白,生命虽然具有偶然性,但也并不是微不足道。我知道我的幸运就在于还能拥有现在,而我的不幸则是,除了现在,我已一无所有。""其实幸福也好,痛苦也罢,爱的死去活来和麻木得心如止水,都是我们这个庞大的人生布局的一部分,我们并不是做的命运算计了,所有来过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人生配额,我们必须毫无理由的接受并完成它。"(p230)这三段话明显的看出宿命论意味。官场的沉浮、人生的得失、命运的好坏都是顺其自然的,自然而然,方得人生。其实这和作者从佛理中得到顿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禅宗第2页共5页思想是由道家和印度传来的佛教融合而成,都具有顺应自然,修性人心的意味,所以我感觉文中有着浓厚道佛思想。文中一直在探讨着幸福"我们活的太沉重了,总是想着会积攒一大堆幸福放在那里,等着我们有一天去享受,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可以舍弃当下。"这让我想起了屠格涅夫在小说《朝霞》中的一句话。"幸福也许没有昨天,也许...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我的生存质量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