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B 端产品设计:如何用场景需求清单梳理场景?�B 端产品基本上是将「线下已有需求」系统化,所以需要「还原业务」,而非「创造业务」。B 端产品首先要考虑到产品使用场景,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价值。 场景是什么呢?是人物、时间、地点/环境、欲望/目标、手段五要素所组成的特定关系。其实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于什么「目的」做了「什么事」。 案例:小王是某公司的开发工程师,早上上班时,来到公司楼下,为了避免迟到,拿出手机打开考勤软件完成了打卡。 人物元素就是「小王」,时间元素是早上上班, 地点元素是公司楼下,欲望元素是为了避免迟到, 手段元素是拿出手机打开考勤软件完成了打卡。 人物元素考虑使用该产品的用户是谁。比如红米的老人机模式,为了照顾老人的浏览习惯,重置交互,字体图标变大;抖音根据你的浏览数据推荐你喜好的视频。 针对时间元素要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时间,是白天、夜晚、上班时、开车的时候等等,比如微信阅读的夜间模式就是更好的满足用户躲在被窝里看书。 2 / 6 地点因素:考虑用户使用产品的地点,是在家里还是在公司?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公交车上? 欲望因素:欲望也就是用户的需求。比如下雨天,走出地铁站,忘记带伞的你有买伞的需求。这个过程需求分析一定要到位,不然产品方案就不靠谱,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伪需求。 手段因素:也就是产品需求。上述下雨天没带伞,可以买把伞、也可以买一件雨衣,甚至把外套顶在头上,这些都是属于手段,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手段就是产品需求。 为什么要回归场景呢? 做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梳理并描述业务场景,判断场景中需求的价值。 回归场景有助于对内思考和对外沟通。 产品设计的过程是先发散后收敛,因此在动手画原型、写文档之前,我们需要做大量的思考、调研,逻辑基点是用户面临的实际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即回归场景。产品经理想要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和多个部门、多个角色频繁地传递用户需求,因此使用一套易理解、贴近实际的沟通方式,而场景就是通行于不同角色之间解决产品问题的语言。 3 / 6 C 端产品可以用发散的方式创造场景,从而挖掘需求,而B 端产品基本上是将「线下已有需求」系统化,所以需要「还原业务」,而非「创造业务」,无法发散获取,只能还原场景,回归场景。 回归场景还有助于产品功能的差异化,形成特色的产品功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如果你公司具备视频会议的开发能力计划做一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