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常 用 中 药 方 剂 100 首 整理:十八子 二〇一七年三月 - 1 - 常用中药方剂 一、解表剂 A、辛温解表剂 1. 麻黄汤 【组成】麻黄10 克、桂枝10 克、杏仁10 克、甘草5 克。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2. 桂枝汤 【组成】桂枝9 克 白芍9 克 甘草6 克 生姜9 克 大枣9 克 【功用】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3. 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10 克、甘草5 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4. 葱豉汤 【组成】葱白(连须)5 条、豆豉 30 克。 【功用】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B、 辛凉解表剂 5. 桑菊饮 【组成】桑叶 15 克、菊花 12 克、薄荷 5 克、杏仁10 克、桔梗10 克、生甘草5 克、连翘 10 克、芦根 10 克。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伤风、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微发热,苔薄,脉浮者。本方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以咳嗽为主者。桑叶:苦、微寒。(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6. 银翘散 【组成】银花 30 克、连翘 30 克、牛蒡子 18 克、薄荷 18 克、荆芥穗 12 克、豆豉 15 克、桔梗18克、生甘草15 克、竹叶 12 克,芦根 15 克。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微恶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者。目前常用本方加减治疗风热感冒、“流感”、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麻疹、“乙脑”、“流脑”以及腮腺炎等急性传染病初起而具有风热表证者。 7. 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10 克、杏仁12 克、生石膏 25 克、甘草8 克。 - 2 -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