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19 种教学导入方式 1 . 直接导入 也叫开门见山式,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①交代新课学习内容导入。 ②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 教学案例如下↓↓↓ 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③直接解题导入。 教师可以直接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 教学案例如下↓↓↓ 如历史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什么是“贞观”,什么是“开元”;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 2. 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出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它由已知导向未知,过渡流畅自然,适用于导入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知识内容。 教学案例如下↓↓↓ 师:“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过《小蝌蚪找妈妈》和《龟兔第二次赛跑》,其中有一个同样的小动物是——”生:“乌龟。”师:“谁记得乌龟长的什么样?”生:“四条腿,宽嘴巴,背上背着个壳,会游泳……”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乌龟的一位亲戚——(出示投影)你们看,它的形状跟乌龟像不像?” 生:“像。” 师:“但和乌龟有什么区别?” 生:“比乌龟大。” 师:“它比乌龟大很多,身长可达 1 米多,轻的三四百斤,重的则有七八百斤,因为它生活在海里,所以称作海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龟下蛋》这篇课文。学习后,相信大家一定会大开眼界。”这种导入方法能够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自然地进入未知的领域,从而使学生回顾旧知识,获取新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讲的旧知识不一定是指前一节课的知识,而是指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联系的知识。回顾旧知识应简明扼要,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并且教师切勿喧宾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