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干涉测量基本原理VIP免费

干涉测量基本原理_第1页
1/10
干涉测量基本原理_第2页
2/10
干涉测量基本原理_第3页
3/10
1.1 干涉测量基本原理 干涉测量是基于光波叠加原理,在干涉场中产生亮暗交替的干涉条纹,通过分析处理干涉条纹来获取被测量的有关信息。 当两束光满足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以及初相位差恒定的条件时,两支光会发生干涉现象。在干涉场中任一点的合成光强为[12]: 2cos22121IIIII 式中, 为两束光到达某点的光程差;1I 、2I 分别为两束光的光强;  为光波长。 干涉条纹是光程差相同点的轨迹,以下两式分别为亮纹和暗纹方程 m 21m 式中,m 为干涉条纹的干涉级 干涉仪中两支光路的光程差 可表示为 jjjiiilnln 式中,in 、jn 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介质折射率;il 、jl 分别为干涉仪两支光路的几何路程。 当把被测量引入干涉仪的一支光路中,干涉仪的光程差则发生变化,干涉条纹也随之变化。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变化量,可以获得与介质折射率n和几何路程 l有关的各种物理量和几何量。 1.2 多光束干涉中反射率之间的关系 为测量被测表面的微观高度信息,在被测物上方置一石英玻璃片,以其下表面作为参考平面,如图 2-1 所示,石英玻璃片的下表面 GS 和被测物的上表面 OS 之间的空气会形成很薄的一层膜。现假设石英玻璃片的下表面为理想平面,且与被测表面接近平行,当间距为纳米量级,则可以通过测量空气薄膜各点处的厚度来间接获取被测表面的微观高度信息[13]。 当一束光从石英玻璃片上方入射到其内部后,在玻璃碟的下表面和被测物的上 表面间会发生多次反射和透射。设石英玻璃片和两面间空气的折射率分别为ng 和na;GS 面和OS 面的反射率分别为rg和rs;石英和空气的透射率分别为tg 和t´g,记入射光振幅为A0,反射和折射光分别为A1、A2、A3…。 图2-1 多光束在薄膜内的传播 从图2-1 不难看出,在GS 的反射光束族中,后一光束均比前一光束多经历了光程iHnacos2,考虑到正入射以及反射面所引起的附加相位移Φs[14-17],其相应于光程差的相位总延迟量为: saHn4 (2-1) 其中: (2-2) 设入射光在初始入射点处的初相为零,即入射光复振幅为 AAeEi• 00~ 则各反射光束的复振幅分别为: ......~~~~323422321iggsgiggsgigsggetrrtAEetrrtAEetrtAEArE 故反射光的合成复振幅为: 被测物 na 间距H 空气薄膜 石英玻璃片 rg tg tg … … … A0 A2 A3 A4 A1 tg iGS OS t´g rs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干涉测量基本原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