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中国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中国作为著名的文明古国,自1985 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13 年 6 月,共有 45 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4 处,截止目前我国邮政部门已发行5 套邮票。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在中国山东省境内,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至春秋时代改称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莱芜三市之间,东西长约200 公里,南北宽约50 公里。主峰玉皇峰,海拔1545 米,气势雄伟磅礴,享有“五岳之首” 、“天下第一山”、“五岳独尊”的称誉。泰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 因地处中国东部,故被称为东岳。 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东方是日出之地,即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 、“神灵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 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汉光武帝、汉章帝、汉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且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诗文刻石。使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 处,古建筑群22 处, 2200 余处碑碣石刻。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 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 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 千米的长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