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查房五官科—2013年3月XX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简介学科特色:我科是XX市唯一开展小儿气管、支气管镜检查及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科室我科是较早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科室,现拥有鼻窦内镜及显像系统,可常规开展各种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XX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简介现有手术显微镜、手术动力系统,可以开展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等耳科高级别高难度手术。常规开展喉癌喉垂直半喉切除术、3/4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喉癌择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喉癌术中发音重建。我科装备有奥林巴斯纤维喉镜等先进装备,已利用纤维喉镜、支撑喉镜及显像系统开展鼻咽部、喉部影像学检查及相关手术病史简介22床XX性别:女年龄:38岁患者因双耳流脓流水伴听力下降20年来院就诊,患者20年前始有双耳流水、流脓,伴双耳闷胀、闭气,听力下降,无明显头痛、头昏,每遇感冒、受凉后,易复发。曾行药物治疗,可好转但易复发,后出现脓臭,无明显血丝,无视物旋转。门诊拟“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13年2月21日收入院。完善术前准备,于2月25日全麻下行左耳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术后安返病房,神志清,左耳加压包扎,无渗血渗液,予以消炎止血治疗。患者情绪稳定,能配合治疗。专科情况:两耳耳廓无畸形,乳突叩击痛(-),左耳外耳道畅,鼓膜处见脓性分泌物。双侧鼻腔粘膜无充血,双侧下鼻甲稍大,鼻道通气尚可,中鼻道及鼻底部无脓性分泌物。咽部粘膜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间接喉镜下见会厌抬举好,双侧声带光滑,无充血及新生物,运动正常,闭合良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变不仅位于鼓室,还可侵犯鼓窦,乳突和咽鼓管。临床上以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特点;严重者可以引起颅内、外并发症。耳由外向内可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由鼓室、鼓窦、乳突和咽鼓管4部分组成耳部具有听觉和平衡功能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下列原因有关急性期延误治疗和用药不当等长期咽鼓管功能不良,不能保证其通气功能,妨碍鼓膜穿孔的愈合鼓膜穿孔过大,累及大部分鼓膜或边缘性穿孔,影响鼓膜的自生能力反复鼻咽部及邻近组织的炎症病灶感染,中耳粘膜分布状上皮化生,乳突骨炎或有死骨,存在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潜在因素,如常在鼻咽部等处感染的细菌为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耳流脓耳内脓液为粘液性、粘液脓性或脓性,可持续性或间隙性流出,脓无臭味或呈恶臭耳聋轻重不一,根据中耳病变情况而定如有死骨或感染刺激脑膜或引流不畅,可发生头痛如有寒战、高热、剧烈头痛或耳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则有并发症发生单纯型:最常见,多由于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时,致病菌经咽鼓管侵入鼓室所致,又称咽鼓管室型。炎性病为主要位于鼓室粘膜层,鼓室粘膜充血、增厚,圆形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及腺体分泌活跃。临床特点为;耳流脓,多为间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脓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时,脓量增多。鼓膜穿孔多为紧张部中央性,大小不一,但穿孔周围均有残余鼓膜。鼓室粘膜粉红色或苍白,可轻度增厚。耳聋为传导性,一般不重。乳突X线摄片常为硬化型,而无骨质缺损破坏。骨疡型:又称坏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坏死型中耳炎迁延而来。组织破坏较广泛,病变深达骨质,听小骨、鼓窦周围组织可发生坏死;粘膜上皮破坏后,局部有肉芽组织或息肉形成。此型特点: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性间有血丝,常有臭味。鼓膜紧张部大穿孔可累及鼓环或边缘性穿孔。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并可经穿孔突于外耳道。传导性聋较重。乳突X线摄片为硬化型或板障型,伴有骨质缺损破坏。胆脂瘤型:胆脂瘤非真性肿瘤,而为一位于中耳、乳突腔内的囊性结构。囊的内壁为复层鳞状上皮,囊内充满脱落上皮、角化物质及胆固醇结晶,囊外侧以一层厚薄不一的纤维组织与其邻近的骨壁或组织紧密相连。由于囊内含有胆固醇结晶,故称胆脂瘤。正常鼓膜鼓膜穿孔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肉芽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耳镜检查鼓膜穿孔大小不等,可分为中央型和边缘型两种:穿孔四周均有残余鼓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