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教育论文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成长杨群凤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 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 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 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 我们的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都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我们都知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 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 教师的成长就要做到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以及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一、更新理念,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获得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教育理念,修炼崇高的职业道德, 并经过教师职业培训而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教师资格, 确保专业地位的过程。 一定的理论储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支撑。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新理念。1、课堂生态理念:课堂生态环境中,学生是其中最具活力的鲜活生命体。教学活动应是生命体之间的情感交流、生命融合、思想沟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满活力。2、合作学习理念:每个教师与学生间都存在差异,都有潜能。要承认差距,发挥潜能。教师、学生都有个人人格和尊严。在教学活动中,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尊重, 每个人的个性都应得到张扬。 教育教学过程应在师生间特别是学生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个体活动,更应体现团体精神。3、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 ”它以“小立课程, 大作功夫”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向“不教而教”迈进, 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使教师从“苦教”,学生从“苦学”状态下解放了出来,因此生本教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4、探究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是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问题、主动认知的过程。课堂教学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究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研究解决问题。 教师应做激励学生探究的人, 为学生提供咨询, 平等交换意见,帮助学生发现矛盾,但并不拿出现成答案。5、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获得来自研究的积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