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资格培训课程职业发展第一章职业道德第二章基础知识育婴师职业的发展•背景分析•《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育婴师和保姆、月嫂的区别•专业前景职业产生的背景分析•社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增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增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父母亲自教育孩子的时间就、和精力减少父母亲自教育孩子的时间就、和精力减少•独生子女现象““4+24+2→→1”1”模式模式•教育者教育观念、方法不够科学两代人教育观念的差异两代人教育观念的差异《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2002年7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国内婴幼儿卫生保健、营养、教育、心理专家,制定了《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编写了《育婴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于2003年2月正式颁布。•提出了科学育婴的理念和知识体系以及训练方法,突出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从育婴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等方面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形成了科学、规范的育婴职业资格培训鉴定认证体系。育婴师和保姆、月嫂的区别•1.保姆——家政服务人员:主要从事家政方面的工作。•2.月嫂——照管新生儿及产妇,主要是身体营养等方面。高级保姆•共同点:并不是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范围、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并不是一种国家认可的职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范围、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科学知识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科学知识匮乏从业人员大部分为自学人员,对婴幼儿教育缺乏完整的认知,教学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幼儿园教育。从业人员大部分为自学人员,对婴幼儿教育缺乏完整的认知,教学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幼儿园教育。育婴师和保姆、月嫂的区别•1.育婴员和育婴师的定位是“主动教育全过程”的教育工作者。•2.育婴员经过专业的营养、保健、日常护理、教育、心理、意外伤害预防等全方位的专业培训,为孩子提供的是类似于牙科医生或家教一样的专业服务。•因此,随着育婴员职业标准的实施和普及,在0-3岁婴幼儿领域将只有育婴员和育婴师这样的通过严格标准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的从业人员,来为广大婴幼儿家庭提供专业的服务。育婴师和保姆、月嫂的区别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场所学习方式资格认定保姆不限年龄清扫、做饭等家庭不用学习无月嫂新生儿及产妇营养、健康护理家庭自学成才无育婴师0-3岁婴儿身体、心理、教育、安全等家庭社区、早教机构专业培训国家统一认定第一章职业道德•第一节道德与修养一、道德概述一、道德概述>>>>>>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第二节育婴员的职业道德一、职业与道德的职能与特点一、职业与道德的职能与特点>>>>>>二、社会分工是育婴职业产生的前提二、社会分工是育婴职业产生的前提>>>>>>三、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三、育婴员职业道德规范>>>>>>•第三节育婴员的工作守则一、工作守则一、工作守则>>>>>>二、专业修养二、专业修养>>>>>>一、道德概述•道德的内涵:道:道路道:道路→原则、规范、规律→原则、规范、规律→德:得人的本性、品德→德:得人的本性、品德含义含义————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构成构成道德观念道德观念道德行为道德行为马克思: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马克思: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道德是具体的、历史的。一、道德概述•道德的职能(作用)认识职能认识职能帮助人们认识人与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善恶帮助人们认识人与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善恶调节职能调节职能内在强制力,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内在强制力,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社会调节与自我调节社会调节与自我调节教育职能教育职能培养品质、规范行为、提高道德境界、形成理想人格培养品质、规范行为、提高道德境界、形成理想人格道德的历史发展•原始社会的道德:氏族、部落利益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