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 在干涉过程中,如果两束光的光程差是光波长的整数倍(0 ,1 ,2… … ),在光检测器上得到的是相长的干涉信号;如果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0 .5 ,1 .5 ,2.5… … ),在光检测器上得到的是相消的干涉信号。当两面平面镜严格垂直时为等倾干涉,其干涉光可以在屏幕上接收为圆环形的等倾条纹;而当两面平面镜不严格垂直时是等厚干涉,可以得到以等厚交线为中心对称的直等厚条纹。在光波的干涉中能量被重新分布,相消干涉位置的光能量被转移到相长干涉的位置,而总能量总保持守恒。 1 9 世纪末人们通过使用气体放电管、滤色镜、狭缝或针孔成功得到了迈克耳孙干涉仪的干涉条纹,而在一个版本的迈克耳孙 -莫雷实验中采用的光源是星光。星光不具有时间相干性,但由于其从同一个点光源发出而具有足够好的空间相干性,从而可以作为迈克耳孙干涉仪的有效光源。 激光切割 激光笔 双频激光干涉仪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索菲干涉仪 1. 仪器构造简介 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迈克耳逊干涉仪,其原理图和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M1和M2是在相互垂直的 图1 图2 两臂上放置的两个平面反射镜,其背面各有三个调节螺旋,用来调节镜面的方位;M2是固定的,M1由精密丝杆控制,可沿臂轴前后移动,其移动距离由转盘读出。仪器前方粗动手轮分度值为10-2m m ,右侧微动手轮的分度值为10-4m m ,可估读至10-5m m ,两个读数手轮属于蜗轮蜗杆传动系统。在两臂轴相交处,有一与两臂轴各成45º 的平行 平面玻 璃 板 P1,且 在P1的第 二 平面上镀 以 半 透 ( 半 反射) 膜 ,以 便 将 入 射光 分成振 幅 近 乎 相等 的反射光1和 透 射光 2,故 P1板 又 称 为分光 板 。P2也 是一平行 平面玻 璃 板 ,与P1平行 放置,厚 度和 折 射率 均 与P1相同 。由于它 补 偿 了 1与2之 间 附 加 的光 程 差 ,故 称 为补 偿 板 。 从 扩展光 源S 射来的光 ,到达分光 板P1后被分成两部分。反射光 1在P1处反射后向着M1前进;透 射光 2透 过P1后向着M2前进。这两列光 波分别在M1、M2上反射后沿着各自的入射方向返回,最后都到达E 处。既然这两列光 波来自光 源上同 一点 O,因而是相干光 ,在E处的观察者能看到干涉图样。 由于从 M2返回的光 线在分光 板 P1的第 二 面上反射,使 M2在M1附 近 形成一平行 于M1的虚像 M΄2,因而光 在迈克耳逊干涉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