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1 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电动汽车的应用可有效地解决能源和环境两大难题,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必须研究与电动汽车相适应的电能供给方式。不同种类的动力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特性,电池充电方式应与电池的充放电曲线相匹配。不同行驶特性的电动汽车的电能供给方式也不相同。1.1电动汽车电能供给方式目前,电动汽车电能供给方式主要分为整车充电和电池更换两种方式。① 整车充电是指采用交流充电桩、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备直接对电动汽车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充电。② 电池更换是指用充满电的动力电池组更换车上需要充电的动力电池组,实现电动汽车能源的快速补给。1.2 整车充电技术对于整车充电方式,根据充电时间的长短可分为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两种。根据充电装置和汽车接收装置的不同,连接形式可分为传导式充电和感应式充电两种。1.2.1 交流慢充和直流快充1.交流慢充交流慢充是指采用小电流(通常在 0.1C〜0.3C)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动力电池进行慢速充电,这种充电又称为普通充电。常规动力电池均采用小电流的恒压恒流三段式充电,一般充电时间可长达 5〜10h。交流慢充的优点:① 充电装置和安装成本较低。② 可充分利用电力低谷时段进行充电,降低充电成本,保证充电时段电压相对稳定。交流慢充的缺点:充电时间过长,难以满足车辆紧急运行的需求。2.直流快充交流慢充的充电时间一般比较长,给实际车辆使用带来许多不便。直流快充模式的出现,为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直流快充又称为应急充电,是指以较大的电流(一般用 1C〜5C)在12min〜1h 的时间内,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的一种方式。直流快充的优点:充电时间短,便利性好。直流快充的缺点:① 充电效率较低,充电装置安装成本和工作成本较高。② 充电电流大,对充电的技术和方法要求高,对电池的寿命有极大影响。③ 充电电流大显著降低电池寿命,并存在安全隐患。1.2.2 传导式充电和感应式充电1.传导式充电传导式充电即接触式充电,采用插头与插座的金属接触来导电,具有技术成熟、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的优点。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导体裸露在外面不安全,而且会因多次插拔操作,引起机械磨损,导致接触松动,不能有效传输电能。对于传导式充电,目前国内常采用的充电电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相控电源、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① 相控电源是比较传统的电源,以晶闸管作为功率开关器件,它将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出直流,通过改变晶闸管的导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