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鉴赏训练 1. 阅读艾青《镜子》,指出对其风格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 / 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 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 / 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 / 因为自己美有人躲避它 / 因为它直率甚至有的人 / 恨不得把它打碎 A. 诗人以小见大,在对人人见之不觉奇的镜子的咏叹中揭示了人人思之倍觉深的人生哲理。 B. 诗人抓住特征,十分准确地抒发了自己在坎坷曲折人生道路上对人间奥秘深刻独到的发现。 C. 全诗苍劲深沉,语言含蓄隽永,诗人思考生活的深度和表达诗情的高度艺术功力,达到和谐统一。D. “喜欢”、“躲避”、“打碎”,诗歌语言直率,风格明快,直抒胸臆,对生活中种种丑恶现象作了无情的嘲讽。 2. 对徐敬亚《既然》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既然 / 前,不见岸 / 后,也远离了岸既然 / 脚下踏着波澜 / 又注定终身恋着波澜/ 既然 / 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既然 / 与彼岸尚远 / 隔一海苍天那么,便把一生交给海吧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A. 诗人认为人生如前也无岸后也无岸的大海。而且,能给人以暂息的礁石也沉入海底,前方连航标线也没有。诗的开篇便暗示了人生的坎坷与艰险。 B. 那么,人生因此是否迷茫了呢?诗人给了我们答案。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本身的宏观的哲理的思考。 C. 四个“既然”组成排比句式,音节和谐自然,意象鲜明、具体。如“岸”指目标,“波澜”指生活的坎坷、艰险等。 D. 这首诗和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一样。同样是站在人生和历史长河中,同样是站在自身的人生体验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确立了同样的生活态度。 3.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沿着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A. “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B. “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C. “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中美好的理想。D. “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4. 阅读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给我一瓢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