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诊疗指南 一、细菌性结膜炎 (一)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概述】 细菌性结膜炎是细菌在结膜组织中繁殖而引起的炎症反应。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常见于春秋季,多数为散发性病例。病原体可来自于眼睑、泪道及角膜(内途径),也可通过手一眼接触、性传播及接触镜等感染(外途径)。成人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Koch_Weeks杆菌。儿童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嗜血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近来条件 致病菌感染增多,尤其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应该引起注意。 【临床表现】 1.炎症潜伏期一般为1~3天。 2.急性起病,症状重。 3.结膜明显充血。 4.结膜囊常有大量脓性和黏脓性分泌物。 5 .重症患者结膜有假膜形成,或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不适等。 6 .耳前淋巴结肿大者比较少见。 【诊断要点】 1 .根据急性起病、症状和体征,可做出临床诊断。 2 .结膜囊分泌物细菌涂片和培养,有利于明确致病菌和指导选择敏感药物。 【治疗方案及原则】 1 .以眼局部用药为主 一般首选广谱、强效抗生素,如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急性期采用频繁点药的方法,每1 ~2 小时1 次,连续滴用2 4 ~4 8 小时,一般不超过4 8小时,之后根据病情减少次数。 2 .全身用药 对儿童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或伴有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根据炎症程度给予口服抗菌药物。 (二)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概述】 本病为发病极为迅速、传染性极强、对组织破坏性很大的化脓性结膜炎,应以急诊处理。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淋病奈瑟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较为少见,葡萄球菌或链球菌偶见。新生儿主要经产道感染,成年人主要通过性传播而感染。 【临床表现】 1 .新生儿超急性结膜炎 (1 )发病极为迅速,常在出生后2 ~3 天发病。 (2 )结膜重度充血,水肿明显,结膜囊内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脓漏眼)。 (3 )常伴有眼睑水肿、耳前淋巴结肿大。 (4 )角膜缘区浸润。如治疗不及时,可迅速发生角膜环形脓疡,甚至角膜穿孔,导致眼内炎。 (5 )部分重症患儿可伴有全身其他部位感染或败血症。 2 .成人超急性结膜炎 (1 )潜伏期一般为2 ~3 天。 (2 )单眼或双眼发病,病情发展极为迅速。 (3 )眼睑充血水肿,球睑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及假膜形成,结膜下可见点状出血。 (4 )结膜囊大量脓性分泌物(成人脓漏眼)。 (5 )多数患者伴有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甚至淋巴结脓肿。 (6)严重者可累及角膜。 【诊断要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