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 1 概述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母线以及用电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能够快速、可靠、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受损坏,既能保证其它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又能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课程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全面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实际问题进行设计(或研究)的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工程观念,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 本次课程设计为给110kV 电网继电保护配置与线路保护整 定计算 ,学习 规 程确 定系统运行方式 ,变压器运行方式 。选择各 元件保护方式 ,计算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的参 数 ,确 定保护方式 及互 感 器变比 ; 首 先 选择过电流 保护,对电网进行短 路电流 计算 ,包 括 适中电流 的正序 、负 序 、零 序 电流 的短 路计算 ,整 定电流 保护的整 定值 。在过电流 保护不 满 足 的情 况 下 ,相 间故障选择距 离 保护,接 地故障选择零 序 电流 保护,同 时 对距 离 保护、零 序 电流 保护进行整 定计算 。 1 1 0 k v 电网继电保护配置与线路保护整定计算 2 2 运行方式 2.1 最大最小运行方式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用的运行方式,是在电力系统确定好远行方式的基础上、在不影响继电保护效果的前提下,为提高继电保护对运行方式变化的适应能力而进一步选择的。 确定运行方式的限度,就是确定最大和最小运行方式,它应满足常见运行方式为基础、在不影响保护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加达变化范围。其一般原则如下: (1) 必须考虑抢修与故障两种状态的重叠出现。 (2) 不考虑极少见的特殊方式。必要时,可采取临时的特殊措施加以解决。 最大运行方式,是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时,具有最小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大的一种运行方式。一般根据系统最大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值来校验所选用的开关电器的稳定性。 最小运行方式,是系统在该方式下运行时,具有最大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后产生的短路电流最小的一种运行方式。一般根据系统最小运行方式的短路电流值来校验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 2.2 接地运行方式 2.2.1 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 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