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明十三陵简介VIP免费

明十三陵简介_第1页
1/14
明十三陵简介_第2页
2/14
明十三陵简介_第3页
3/14
20XX年明十三陵简介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天寿山南麓,距京城约 50公里,总面积120 多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公元 1409 年)五月始作长陵, 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藏入思陵止,其间 230 多年,这里先后修建了13 座金壁辉煌的帝王陵墓、7 座妃子墓、 1 座太监墓。下面是明十三陵简介。明长陵区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 (年号永乐 )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 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 陵门之前建有月台, 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 )。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 )、神库 (居右 )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第二进院落, 前面设殿门一座, 名为祾恩门。 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 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 ”,殿门名之为 “祾恩门 ”,始于嘉靖十七年 (1538 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祾”字取 “祭而受福 ”之意,“恩”字取 “罔极之恩 ”意,长陵棱恩门, 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 31.44 米),进深二间 (通深 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 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 ”三金字。 “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 )。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 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院内,北面正中位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明十三陵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